技术突破+出海提速 核电产业链迎爆发期
据报道,我国首台大型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已经进入最后整体安装调试阶段,标志着中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与世界领先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核工业技术突破的同时,核电重启提速,中核集团“华龙一号”落地项目福清5、6号机组获发改委批复。此外,今年以来我国与法国、阿根廷、南非等多个国家签署了核电站领域的合作协议,并将在巴基斯坦承建6座核电站,同时向其出口更多的核反应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核电出口将显著提速,核电产业链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A股市场核电概念有望持续受到资金青睐。
可控核聚变领域再现突破
据中国科大新闻网报道,3月31日,我国首台大型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KTX(Keda Torus eXperiment,中文简称“科大一环”)各系统的部件研制建造工作全面完成,进入装置最后整体安装调试阶段。
反场箍缩是有别于托卡马克、仿星器位形的另一类环形磁约束聚变装置,是先进磁约束聚变位形探索研究的重要平台。“科大一环”是科技部“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支持的大型装置建设项目,是我国完全自行设计、自主研制集成的国际先进反场箍缩装置,各项设计指标均达国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
可控核聚变是当代世界最前沿的科技领域,由于其对技术要求的极端苛刻,到目前为止仍处于前期预研阶段,而“科大一环”使得中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与世界领先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中国和美国目前是世界上投入最大的两个国家。据报道,中国目前已知的大型核聚变实验装置已有16个,仅次于美国的28个,第三名俄罗斯为5个。
分析人士指出,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当之无愧地被称作“人造太阳”,如能成功运行,离商业发电也就不远了。而我国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和战略路线早已明确并正在执行,当前发展压水堆,中期发展快中子堆,远期发展聚变堆。此次可控核聚变领域再现突破,在未来核聚变核电站的美好图景上又勾勒了一笔。
“一带一路”推动核电走出去
核工业技术持续获得突破的同时,核电重启步伐进一步提速。发改委4月初批复了中核集团“华龙一号”落地项目福清5、6号机组,并正式上报国务院。这是今年来继红沿河后发改委核准的第二个核电项目,中核集团内部设定的目标开工时间为4月底。
2014年11月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而截至2014年,我国在运及在建的机组不足5000万千瓦,增长空间可期。随着核电重启,2015年核电将迎来史无前例的投产高峰,核电产业链需求将会激增。
与此同时,由于拥有凭借显著的技术优势和高性价比,核电成为了我国“走出去”战略的主力军。中国自主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今年有望出口英国;今年以来,我国与法国、阿根廷、南非等多个国家签署了核电站领域的合作协议;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晓涛确认,中国将在巴基斯坦承建6座核电站,并有可能向巴方出口更多的核反应堆,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巴基斯坦,中巴核电合作有望加速推进。
分析人士指出,核电发电量占比6%以下的国家,多数为“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核电出口将持续取得突破。在此背景下,核电产业链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A股市场核电概念有望持续受到资金青睐。
迎密集核准期 核电设备需求迎爆发
福清5、6号机组获发改委批复
上证报记者从中广核、中核等多个公司内部人士处获悉,发改委4月初批复了中核集团“华龙一号”落地项目福清5、6号机组,并正式上报国务院。
这是今年来继红沿河后发改委核准的第二个核电项目,中核集团内部设定的目标开工时间为4月底。分析人士认为,历经26个月的冰封期,2015年核电将迎来批复和投产高峰。
根据程序,待国务院与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后,该项目才能正式核准开工。“发改委办公会已经通过了,还要上报。预计4月27或28日FCD(浇筑第一罐混凝土)。”知情人士称。
中核建内部人士此前对上证报记者预测,福清项目有望一季度开工,中广核主导设计的“华龙一号”项目比中核“华龙一号”晚三个月,力争上半年开工。此外,更早获得核准的红沿河项目已于3月底正式开工建设,为福岛核事故后首个实质重启的项目。
方正证券分析,继红沿河二期后,核电将迎来新一轮的密集核准期,山东石岛湾(两台机组CAP1400),福建福清(2台机组)最为成熟,乐观预计年中获得国务院核准可能性较大。
核电重启将利好设备企业订单确认。2015年,核电将迎来史无前例的投产高峰,预计投产9台机组。存量市场及核燃料、核电设备运维产业链、以及核电后处理产业链需求将会激增。(上海证券报)
申银万国:新能源行业,看好核电
投资要点:
太阳能前景难预测。国家能源局规划2014年实现8GW分布式新增装机和6GW地面太阳能增量(共14GW)目标无法达成。全国到9月底只新装了5.4GW,11月底仅9GW多。我们认为中国今年只能达到10GW左右的增量,其中4GW为分布式,6GW为地面太阳能电站,比规划目标少了30%。
国家能源局正在东部地区推广分布式太阳能项目,但效果甚微。反腐牵连不少国家能源局里对太阳能项目进行审核的成员,太阳能产业前景难下定论。美国对中国光伏的二次双反制裁也比预期的裁决更加严厉。
风电价格2015年下调。2014年9月,发改委价格司召开陆上风电价格座谈会,之后决定将2015年6月30日后新装机的风电价格下调0.02-0.04元每千瓦时,尽管有些传言说风电降价可能要到2015年底。特高压可能会是弃风限电的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可以抵消电价削减带来的影响,可再生能源的配额制也对风电是利好消息。
核电前景空间无限。尽管原油价格下跌,核电不受影响。相比于其他能源,核电经济效益最高。国务院发印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目标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这意味着核电行业从2014年到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必须达到18%来实现规定目标。
首推中广核电力(1816:HK)。鉴于太阳能行业不确定性,风电价格下调带来的影响,和原油价格的高波动性,我们只建议投资者买入确定性较高核电运营商股票。中广核电力(1816:HK)是我们的首选。
应流股份:核电建设重启,核泵阀需求弹性可期
事件:今日应流股份强势涨停,从3月初至今累计涨幅高达41.91%,我们点评如下。
点评:核电建设正式重启市场空间巨大
今年2月17日,辽宁红河岩核电站5、6号机组正式在国务院办公厅会议上获得核准开工,成为了我国时隔两年多后首个获批的核电项目。同时核电出口也在今年年初取得了较大程度的进展,2月份我国与阿根廷签署初步协议,向阿根廷销售“华龙一号”反应堆;4月1日,中核集团与埃及签订核能合作备忘录。随着我国“华龙一号”的建设,未来核电出口将爆发性增长。世界核能协会估算,到 2030年海外新建核电站在160座左右,新增投资达15000亿美元,市场空间巨大。
核电需求弹性较大
公司是我国核一级铸件核心供应商,去年9月份公司CAP1400屏蔽电机主泵泵壳研制项目通过验收,为国内唯一一家既有生产资质,同时又已经通过验收的企业,具有非常强的排他性。预计2014年公司核电泵阀销售在8000万元左右,低于之前市场的预期,不过随着我国自主核电站的建设,公司核电泵阀销售有望超过历史最好的2亿元销售收入。公司将直接受益于我国核电出口,业绩在2015年有较大的弹性。
投资建议
尽管近两年来泵阀的下游需求进行调整,但得益于公司持续的研发创新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保持了平稳的增长,进一步的提升了公司的安全边际。同时, 公司在核电泵阀领域获得了排他性的优势,随着核电站建设的重新启动,公司业绩将面临较大的弹性。预测2014-2016年将分别实现EPS为0.397、 0.505、0.719元/股,继续维持公司的“买入”评级。
保变电气:聚焦主业,特高压、核电变压器龙头归来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聚焦主业后,经营情况的改善。公司将显著受益特高压建设的加速,未来市占率、毛利率双升,处于自身经营、行业发展的双拐点。
公司层面:聚焦主业,市占率、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n 聚焦主业,剥离新能源业务止血;公司2013、14 年亏损主要来源于新能源子公司,13 年与天威集团进行了资产置换,重新“聚焦主业”意图明确。
市占率、毛利率已明显回升:从2013 年起,公司输变电业务市场开拓、中标销售均出现明显好转(14 年主业毛利20.31%,12 年只有5.76%)。未来将在高毛利率的高端输变电设备上取得更多订单,业绩持续改善;n 原材料:目前取向硅钢价格有所反弹,对公司成本形成压力。但我们预计特高压、核电产品由于门槛很高,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变动影响不大。
出口:目前公司出口业务由于运费、维修费等原因,年毛利率为-6%左右,未来随着海外制造、销售体系的完善,有望逐渐贡献利润。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直接控股,未来存资产注入预期:兵装集团直接控股后,2015 年初对公司管理层进行了重大调整。作为兵装旗下重要的大型装备制造上市公司,未来资产注入可期。
行业层面:显著受益特高压加速、核电重启n 特高压提速,尤其是直流将对公司业绩产生巨大影响:根据能源局和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在考虑特高压设备交期较长的情况下,预计2015-17 年可以分别给公司带来1.24,6.12,10.60 亿的毛利,弹性巨大。
核电重启,公司将继续保持高市占率:按照国家核电发展战略,未来核电站将主要采用三代技术。目前国内已招标的三代核电站主变全部由保变中标。
由于核电站建设周期要持续5-6 年,15-17 年对公司业绩贡献有限。
受益全球能源互联网,“一带一路”“走出去”:特高压、核电均是一带一路的排头兵项目,未来海外市场将成为公司业绩的另一个增长极。
估值:预计2015-17 年EPS 分别为0.16,0.44,0.68,对应PE71,26,17 倍,首次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5 元,对应16 年34 倍PE。
风险:核电、特高压建设速度低于预期,市占率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华电福新:加速风电装机投产,核电业绩将持续增长
投资要点
2014年业绩稳健增长,符合预期。华电福新(0816.HK)3月22日公告2014年经营业绩。其中营业收入为人民币(下同)139.0亿元,同比增长4.9%;税前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22.7%;股东应占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27.2%;每股盈利23.4分,同比增长21.5%;董事会建议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0.435元。公司公告的2014年业绩基本符合我们之前的预期(我们预测营收144.3亿元,股东净利润18.64亿元,每股收益0.23元)。
风、光、气板块继续提升装机容量,参股核电站投产运营。2014年公司控股装机新增18.1%至12.31GW,主要是风、光、气、核板块的装机容量提升。其中风电板块增长39.7%至4,889.3MW,太阳能装机增加289MW至724.2MW,燃气分布式控股装机达367MW。公司参股39%的福清核电1号机组于2014年11月正式投运,2015年将全年贡献业绩。
2014年风差水好,多元化发电业务优势明显。2014年全年总发电量同比增长6.1%至365.1亿度。因2014年福建区域水况较佳,水电全年发电量增长16.3%至89.3亿千瓦时,风电虽然运营装机容量提升,但风资源较差,风电利用小时数为1,888小时,同比下降约7%,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9.6%。煤电发电量微幅下降0.9%至193.2亿千瓦时,光伏发电增加75.8%至5.41亿千瓦时。
2015年加速风电装机,清洁能源装机总量继续提升。2015年公司计划加速提升清洁能源装机容量,预计风电装机新增至少1,500MW,因电价调整因素抢装,甚至可能接近2,000MW水平。光伏发电装机计划新增200MW。水电在建110MW项目预计今年投产。分布式能源装机约有100MW,包括有2-3个小项目。2015年总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超过2GW。
核电机组陆续投产,带来业绩增长持续动力。同时公司作为华电集团发展核电业务的唯一平台,拥有福清核电39%的股权,而福清核电拥有4台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第一台核电机组是去年10月份投产,第二台投产时间计划在今年8月份,第三台在16年2月份,第四台在17年年初。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目标价5.06港元,较现价有53.8%的上升空间。华电福新是领先的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商,受益于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的历史发展机遇,公司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持续提升,尤其是风、光、核板块。未来3年,公司经营业绩有望快速增长。我们预测2015-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60.4亿、179.0亿和198.5亿元,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7.1亿、32.7亿和39.3亿元,对应每股基本收益分别折合港币0.40、0.48 和 0.58港元。考虑到公司的业绩增速和行业估值情况,我们维持华电福新未来12个月内5.06港元的目标价不变,目标价约相当于2015-2017年PE为1.26、10.5、8.7倍,目标价较现价3.29港元约有53.8%的上升空间,故维持其“买入”的投资评级。
上海电气:更多核电项目即将得到启动,上调至“买入”
2014财年股东净利同比上升4.9%,优于预期。由于期内火电设备销售录得同比10.1%的下降导致公司的收入同比倒退2.6%。不过由于期内新能源及现代服务板块毛利率的显著回升使得股东净利录得了同比4.9%的上升。
核电的重启加上风电投资的热潮将带动使公司受益。近期得到国务院批准的红沿河5号及6号机组昭示着中国对核电的投资已经正式重启,我们预计将有不少于8GW的新核电项目将于未来18月内得到开工许可。2015年风电收入预计将录得32%的同比增长至70亿人民币。我们相信核电及风电设备收入将带动公司未来的增长。
来自母公司的资产注入将进一步推动公司的增长。公司在近期的一份声明当中重申将于未来2-3年内从其母公司(上海电气总公司)得到优质资产的资产注入以实现母公司国企改革战略当中的整体上市计划。
我们上调公司的目标价至5.20港币,并上调投资评级至“买入”。基于公司在电力设备行业的领导地位,我们目前对公司的未来较为看好。我们的新目标价相当于19.5倍/17.7倍/16.5倍2015/2016/2017年市盈率或1.5倍/1.4倍/1.3倍2015/2016/2017年市净率。
中电环保:受益核电,持续发展有基础
事件:公司发布2014年年报,201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6.07亿元和8340万元,同比增长12.33%和20.75%,对应EPS为0.49元。2014年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1元人民币(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同时公司预计2015年1季度实现净利润818.82万元-935.79万元,同比增长40%-60%。
点评:
公司订单情况良好,核电AP1000水处理市场地位巩固。报告期内,公司新承接合同额10.05亿元,其中:工业水处理5.57亿元、市政污水处理3.83亿元、烟气治理0.65亿元,合计尚未确认收入的合同金额为12.07亿元,近两年来,公司基本上在手合同金额都保持于12亿元左右,是2014年收入的2倍,从而确保短期业绩保持较高增速。新签合同中包括了辽宁徐大堡核电除盐水和凝结水和华能石岛湾核电二回路汽水取样和化学加药这两个项目,这两个核电水处理项目使得公司于核电AP1000水处理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由于核电市场具有较强的垄断性,从而公司将会明显受益于国内核电业务的快速发展。
多元业务将推动公司快速增长。公司预计2015年1季度实现净利润818.82万元-935.79万元,同比增长40%-60%,1季度业绩出现较快增长的原因是烟气治理和污泥处置业务利润同比增加。公司着力打造环保平台,不断拓展环保其他领域,2014年,公司除传统给水处理,工业废水及市政污水处理业务外,新增污泥处置和烟气脱硫脱硝及除尘业务,从目前情况看,公司各项业务经营顺畅,说明目前公司打造环保大平台,多元化拓展基本顺利。
盈利预测及评级:由于公司在手订单饱满,我们预计公司15~17年EPS分别为0.59、0.67、0.67元,维持公司的“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公司项目订单量低于预期;公司水处理项目出现质量问题;小非减持对市场的冲击
原标题:技术突破﹢出海提速 核电产业链迎爆发期
来源:华股财经,扬州君昊电气 www.jhdqw.com 转载此文。
- 上一篇: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来了!配额指标如何设定? 2015/4/14
- 下一篇:互联网背景下 移动电源行业该怎么活 201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