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 聚焦智能制造
多地部署“中国制造2025”战略 聚焦智能制造
《中国制造2025》日前正式印发,提出推动多个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未来各地将加紧制定地方版的规划,针对各自产业优势出台更具针对性的举措。
记者了解到,安徽、浙江已在推进相关工作。安徽省日前发布《关于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意见》,这是安徽省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大举措。浙江省相关部门也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框架下的浙江制造业战略研究》,最终将形成《浙江制造2025》。
地方版规划将陆续出台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深入推进项目工作的意见》日前发布,这是安徽省贯彻落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
安徽从设立专项指导资金、做大产业投资基金规模、优先争取国家支持、支持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明确支持政策。安徽将每年安排20至30亿元,支持基地重大项目建设、新产品研发和关键技术产业化、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及新工艺示范应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第三方检验检测平台建设等。《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深入推进项目工作的意见》强调了六大重点方向和领域,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和改善民生。
记者了解到,由浙江省经信委、浙江大学、中国工程研究院共同参与的《中国制造2025框架下的浙江制造业战略研究》已经启动,最终将形成《浙江制造2025》。目前,浙江制造业已形成较大总量,但仍存在产业层次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品牌集中度不高、产品附加值低、核心竞争力缺乏、制造业发展的总体质量效益不够理想等问题。
天津市已经发布《高端装备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15个重点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包括民用航空、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
聚焦智能制造领域
《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多个地方在智能制造方面具备优势。早在2013年10月,浙江被工信部批复为全国首个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2013年,通过“机器换人”,浙江省减少普通劳动用工70万人;2014年1-8月,全省万元工业用工人数下降了9.1%,同比减少了60万简单劳动为主的操作工人。由于这些高端设备的运用,解决了大量技术人才的就业。《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的实施意见》2014年4月发布,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机器换人”专项,深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工作。
天津市在《高端装备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未来三年将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机器人零部件、机器人用先进材料与加工技术等。目前天津市已拥有百余家机器人相关企业,整体产业规模25亿元,初步形成武清区、开发区和临港工业区三个具有明显技术优势的科技园区,其中武清区已设立专业的机器人园区,临港工业区聚集10余家机器人企业。为支持机器人产业攻克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2014年天津市还面向全国征集机器人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总立项数达到40项以上,首批支持18项,对入选项目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补助。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李香才,扬州君昊电气 www.jhdqw.com 转载此文。- 上一篇:【科普】直流配电网系统关键技术探讨 2015/5/25
- 下一篇:新电改力推售电业务对社会资本开放 2015/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