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品读时事 > 生活点滴

文化:一带一路 古丝绸之路寻找李希霍芬

2015-4-20 14:03:55      点击:

文化:一带一路 古丝绸之路寻找李希霍芬

 2000年前,一个来自远方的身影,用他的双脚踏醒了一片古老的土地;2000年后,漫卷的黄沙淹没了古道上的驼铃,奔涌的海浪卷走了昔日的帆影,古老的驿站不再响起马蹄声声,而那个身影用双脚踏出的被他命名为“丝绸之路”的遥迢商路,却依旧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变的梦想……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推进,古老的“丝绸之路”再度受到了世界的嘱目。现在,让我们循着古道上的驼铃,循着远去的蹄声,循着海上的帆影,去寻找千年前那个用双脚踏开“丝绸之路”的男人。


  他叫费迪南·冯·李希霍芬。李希霍芬1833年出生在德国的卡尔斯鲁厄,自幼起,便对地质学有种近乎狂热的痴迷。长大后,李希霍芬如愿以偿地进入柏林大学地质学专业,继续探索令他痴迷的迷藏一般的地质构造。在整个复杂的地质结构中,极富于探索价值的古老的东南亚,尤其是封闭的古中国,成了李希霍芬追索的梦想。


  从1860年到1862年,李希霍芬游走在锡兰、日本、印尼、菲律宾、泰国和缅甸等地;1868年到1872年间,李希霍芬又转道中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远征,他的足迹踏过了当时中国的18个省中的13个。他从西部的青藏高原到东南沿海诸省再到北部的蒙古高原,他将路过的山脉和平原,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以一个地质学学者的角度潜心研究。


  气候对土壤的影响同样是李希霍芬考察的内容。当他去了景德镇后,景德镇的陶瓷工艺,让他如获至宝。他对景德镇的陶瓷工艺进行了全盘的考察,之后,他将景德镇瓷土命名为高岭土——这个以地名命名的瓷土,最终在世界上得到公认。因了李希霍芬的命名,无论哪里挖出的瓷土,都被称为高岭土。


  在四川,最让李希霍芬感到无比震惊的是都江堰。在他看来都江堰的浇灌方法,在世界上都可堪称无与伦比,他再次把中国这个近乎完美的水利作品推到了世界的窗口。


  1873年,李希霍芬离开中国回到德国。他用后半生撰写了5卷鸿篇巨著——《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


  在《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的第一卷中,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自此,“丝绸之路”成为古中国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亦是东西方文明和商贸最发达地区的一条纽带,丝绸则是“丝绸之路”这条通道最具代表性的货物。两千多年来,游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学术考察者沿着丝绸之路四处活动。


  历史上,对于“丝绸之路”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划分和界定,主要有四条通道:一条是西汉张骞开通的通往西域的官方通道“沙漠丝绸之路”,从西安、洛阳出发,经河西走廊至西域,然后通往欧洲,这条通道也被称为“绿洲丝绸之路”;一条是东南沿海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抵达南洋再到阿拉伯海;一条是西南地区通往印度的丝绸之路;一条是北方草原地带的“草原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起古希腊,东起蒙古高原。


本文来自互联网,扬州君昊电气 www.jhdqw.com  转载此文。